第430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(2/6)
作品:《国姓窃明》的事情,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拖了多年,最后连续两年全国大灾,加起来又拖了四五年。
……
不过,虽然被连番大灾打断多拖了四五年,这四五年的准备期,大明也不是白过的。
在经济建设方面,这四五年虽然是原地踏步、反复震荡,经济总量和人口、粮食总量并没有什么提升。
但是在工业技术方面和商业统筹能力方面,却有了不少的提升。
一方面,连续的大灾荒,让一部分新增的溢出农业人口,在种不出粮食的情况下,转而改籍当了工人,来城里找工商业的工作谋生。
另一方面,大规模的常平仓反复开仓赈灾、收粮回复库存,也带来的巨大的商业物流。灾荒之年,虽然种不出粮食,可闲下来的农民,政府也会想办法给他们“以工代赈”。
而这种时候,因为国内交通运输的压力、大规模远程调拨粮食的需要,让以工代赈的农民跟传统徭役人口一起,负责国家的交通基建工程建设,就成了一个很好的宣泄闲置饥饿劳动力的口子。
最后,有数十万原本要饿死的农民,直接投靠了朝廷变成徭役籍,成了修桥铺路的农民工,把大明国内多条航运交通设施给好好修了一下。
其中最着名的一个工程,就是历史上前宋时期没能成功、而后世近代南水北调时得以成功的“汉水北连”运河方案。
在南阳的方城垭口一带,挖通了桐柏山余脉的一块区域,把汉水的支流白河和北方汝颍经过叶县的一条支流连接起来。如此,作为长江支流的汉水的一部分支流水量,可以不往南流,而往北进入汝颍水系,稍微缓解一丁点河南地区的缺水。
更关键的是打通了一条内河水运通道,让湖广的物资直接水路北上河南被打通。让湖广和四川的物资从此北上可以少往东绕一千多里水路,长远来看绝对能为国家的大范围物资调度运输节约巨大成本,是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活儿。
而这样一项工程,就是从小康十七年到二十年,四年的时间里,靠着几十万新增的想当徭役人口混口公粮吃的百姓,加上大明朝廷原本的攻城兵部队,集中力量修出来的。期间还克服了方城垭口的膨胀土地质问题,硬生生多挖了很多土方量,把这活儿干了。
诸如此类的例子,还远远不止一个,所以这四年里,大明内部的运输调度和道路条件,着实又浴火涅槃一样升级了一大台阶,为后续往西北前线集中调运军粮,降低了成本——
毕竟原本情况下,四川和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《国姓窃明》 最新章节第430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,网址:https://www.bqg22.org/260/260602/530_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