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3回、舍利子即非枯骨,省身心是名(4/5)

作品:《灵山

之学,为今人所用,择其可师之处阐微,为后人所鉴。……但后人不因赞道而升仙、供佛而成佛、捧儒而通圣,反之亦然。若执此,莫说会三教之论,哪怕会百教之论,亦无所得。”

梅振衣笑道:“先生莫谦虚,有一言可证,即可师我。然孟子有云‘人之患在好为人师’,请问先生何解?”

韩愈:“患在‘好为’,非在‘人师’,人之过在耻于师学。子曰‘三人行,必有我师’,此为此为君子之行,前人留荫于后代,而后来者自得之省于身心。不学之、思之、修之,行之,进之、益之,则事无所成。”

“韩湘,你在芜州梅氏家塾读过书吗?”邻桌上的徐妖王忽然转过身来,问一直没说话的韩湘。

“您认识我?是的,我在梅氏家塾已就学三年。”尽管是陌生人,韩湘仍很有礼貌的答复。

“省身心**调摄,你应当学过喽?”徐妖王又问道。

韩湘不无遗憾地答道:“此为梅氏私人之学,我能就读梅氏私塾已是沾荫,欲求却未能得传。”

所谓“省身心**调摄”,就是梅振衣所创“三十六洞天”丹道的前六层洞天显学,后来梅应行联合祖师爷孙思邈所传的“省身之术”加以改良,更合适未进修行门径的普通人习练,作为一种平日调摄身心的养生之法。若是资质、悟性上乘,从此道可窥进修行门径,到那时就需要上师指导了。

然而听韩湘的语气,梅家后人有躲私自重之意,韩湘在梅氏家塾中没学到。

梅振衣当年让弟弟振庭立家塾,使族中子弟能读书当然是功德善举,一家之善不可能尽庇芜州,他是给当地的各大看族做个榜样。随后芜州各大看族只要有条件的,纷纷效仿梅家立了家塾,其中条件最好地当然还是梅氏家塾。

梅氏家塾所教不仅仅是文章经卷,还有当时各种经济、律法、数术之学,请了很多位专门的塾师。以当时的条件,就算是家境不错的人家,自己也很难请来这么多老师,韩湘非梅氏族人虽能进梅氏家塾,自然是沾荫。

但“省身心**调摄”应是公然显传,梅家后人躲私自重不是梅振衣本意,也不可能是梅应行指使。梅应行如今年纪也不小了,身为梅氏家主不可能亲身照看家塾日常琐事,这是下人们的过失,但也是他的疏忽。

这不能责备梅应行地师父李元中教导的不好,当年孙思邈门下的梅振衣自己也有疏忽,还是被程玄鹄先生点醒。

梅振衣立即化出显形分身悄然前往菁芜山庄,教训儿子注意立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
《灵山》 最新章节353回、舍利子即非枯骨,省身心是名,网址:https://www.bqg22.org/92/92915/376_4.html